向西远望,能透过盘门望到城外,今日天气晴朗,隐隐约约还看到了西边的山头。
“那是尧峰吧?”林大官人指着隐约出现的山影,“是不是有一种说法,吴王的姑苏台就在那里?居然能望见西边的山影,这沧浪亭园子真是宝地。”
西边的近处,就是紧挨着沧浪亭的苏州府府学了。至少未来三年内,林大官人的文科功名就是挂靠在这里的。
看了几眼学宫,林大官人又点评道:“他日若有了女儿,不许她踏足此地。不然在这里看书生,成何体统。”
向北边看,近处就是韩世忠庙。刚才高长江介绍过,这里原本是与沧浪亭配套的住宅区,只不过现在改成韩世忠庙了。
如果想住在这里,最合适作为住宅区的位置就是韩世忠庙,这可就有点不好整了。
在现如今观念里,随便拆祭祀先贤的庙,跟踹寡妇门刨绝户坟一样,属于缺大德的行为,林大官人也不敢背上这种口碑。
林大官人一时也没想到太好办法,只能先按下心思,继续转向东边眺望。
“嗯?”林大官人一看就皱起了眉头,“这群和尚怎么还在?”
沧浪亭的东边就是大云庵,也是沧浪亭的原管理者。
高长江无语,咱们社团只是把沧浪亭从大云庵和尚手里夺取了过来,又不是把大云庵灭了,大云庵当然肯定还在原处。
林大官人很霸道的说:“我这个人,崇的是正教气学,拜的是历代圣贤!
所以不喜欢佛道之流,更不喜欢家门口就有个和尚庙!”
高长江有点暴躁的说:“坐馆别装裱了,直接说怎么弄他就完事了!”
林泰来:“……”
自己不就是习惯性的立一下牌坊吗,老高咋还急眼了呢?今天大姨妈又来了?
近日春风得意,林大官人不跟老伙计一般见识,又说:
“我的意思是,把大云庵和尚都迁到别处去,然后把韩世忠庙搬到大云庵原址!
反正都是祠庙,连建筑格局都不用动,直接换塑像就是了。”
至于说韩世忠庙搬到大云庵后,那韩世忠庙原址又该如何使用,一切尽在不言中。
现在韩世忠庙这地块和沧浪亭在古代就是配套的,复原古代格局也不为过吧。
这活当然又是高长江的,他不禁泪流满面,自己的志向曾经是陈宫,现在到底成了个啥?
等林大官人规划和指导了沧浪亭项目复原工程之后,天色就临近傍晚了。
从沧浪亭出来,东边就是苏州府府学,想了想还有点时间,林大官人就前往府学。
毕竟今天是第一次公开活动,向学之心要表达出来。
有必要找教官商讨一下未来三年的学业安排,以及如何确保自己的廪生资格。
林泰来一行人出现在大门外时,老眼昏花的门子嚷嚷道:“要关门落锁了!你们请回吧!”
话音未落,学宫门子就被扔到了门里的泮池里,扑腾了几下却不敢爬上来。
蹲在水池里,门子大叫道:“有贼子闯门啦!”
右护法张武跑过去破口大骂:“我家坐馆进宰相大门都不用禀报,进你们府学大门还敢拿捏!”
左护法张文撇了撇嘴说:“这学校果然是最冷的衙门,门子居然连坐馆都不认识。”
林大官人瞥了眼水池里的门子,吩咐道:“不用管他了,让他喊吧。把教官喊出来,就省得我们再进去找了。”
(本章完)
------------
各处拜访
府学与县学其实没有本质区别,也不存在府学生就比县学生社会地位高级的说法。
只是大宗师考试过后,被录取的生员里,考试成绩比较优秀的人送入府学,其他人进入县学,然后待遇都差不多了。
县学、府学、南北国子监组成了当今的儒生教育体系,统称为学校,也是科举之外的另一条读书人升级道路。
林大官人作为今年吴县的道试案首,理所应当的被送进了苏州府府学。
府学门子在泮池叫破了喉咙后,终于看到府学教授从明伦堂里出来,并不紧不慢的踱步过来。
这教授姓崔,虽然他听到了门子的大喊“贼子”,一点都不慌。
什么“贼子闯门”,那是不可能的!就学校这穷逼地方,哪个贼子能这么缺心眼?
远远看到个雄壮巨汉站在泮桥上,崔教授立刻就明白,此人是谁了。
肯定是至今为止,今年新进学生员里,唯一还没有来报道过的案首林某人了。
听说这案首同时还在京城拿了个武状元,实在是令人情何以堪。
崔教授就这样一边想着,一边走到了林泰来身前,淡定的问道:“可是林生?”
林泰来回应道:“署苏州卫指挥佥事林泰来,见过教授。”
崔教授:“……”
你站在府学这里,用四品武官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