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内容还是很有意思的,主题没有过分的宏大叙事,女性的自我发现、自我觉醒、自我追求,很符合当下的潮流……但表现手法有点沉闷,画面大部分都是冷色调,和米伦以往的作品大相径庭,恐怕很难拿到好的票房。”这么想着,凯瑟琳下意识推测起了《面纱》的得奖前景,“奥斯卡不会喜欢这类片子的,不过那群美国佬总是很偏爱米伦,也许这部影片会是个例外。无论如何,这更像是一部为了电影节而来的艺术片,妮可的表演很有新鲜感,完全能够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我猜格林一定会把最佳女主角的票投给她。可惜,这女孩一门心思地想留在好莱坞发展……”
凯瑟琳欣赏地观察着画面中每一帧妮可的表现,耐心且期待地等待着伊芙怀特的第二个人格出现,第二个人格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些剧情全都来自格蕾塔米伦亲手撰写的原创剧本,即便凯瑟琳好奇得不得了,也无从得知消息。
电影里的时间很快来到了几周之后,剧情随之上演到伊芙第二次独自前往私人诊所的那一幕,布兰登埃默森忧郁而深沉的特写镜头引来了凯瑟琳的嗤笑:在她看来,布兰登的演技还是太过青涩了些,只是具备了完美的“形”,却没有“魂”。
相比之下,妮可的表现才有资格称之为“神魂兼备”。
“她简直是个不可多得的演技天才!”凯瑟琳目不转睛地看着荧幕中粗布麻衣却依然妩媚得浑然天成的女人,呼吸瞬间急促起来,一种久违的战栗感划过脑海——这是凯瑟琳看到好的表演时所特有的一种反应。
“太不可思议了,以前那些商业片完全埋没了她!这女孩的演技根本不输西格妮加纳,她展现出了令人惊艳的一段人格切换表演,是的,非常彻底,非常大胆,完全截然不同……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凯瑟琳激动得粗话连连,整个人已经完全兴奋了起来。
《面纱》(下)
凯瑟琳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自己此刻的感受——有时候就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人类的语言根本不足以用来形容那些精妙绝伦的表演——荧幕里的人依旧顶着那一身会被时尚杂志骂得狗血淋头的糟糕造型,眉眼间顾盼神飞的模样却充满了魅力,以一种强烈的、与刚刚截然相反的姿态吸引着她的心跳。
“因为我知道所有发生在她身上的事。她不知道我,但我知道她的一切——任何我想知道的。”伊芙布莱克惬意地吸了一口烟,潇洒自如地应付着两位医生的盘问,“当然,她的有些事情,我不感兴趣,比如外面的那个笨蛋。”
她坐直身子,满脸厌烦地伸手往门口一指:她的动作粗鲁又无礼,眼神却透出孩童般的天真与稚气,让人实在没法对她此刻颐指气使的模样生出不满来。
卢瑟医生不自在地挠了挠鼻尖,主动补充道:“她指的是怀特先生。”
捕捉到了年轻男人眼中一闪而过的尴尬,伊芙布莱克笑得更厉害了。
“重点是,其实她一点也不在乎他,她不断地告诉自己她在乎,只是因为她认为这是她做妻子的本份,这太可笑了,不是吗?”她耸了耸肩,语气里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镜头转开了,卢瑟医生和戴夫医生两人默契地交换了一个彼此心领神会的眼神。
凯瑟琳注意到了这个画面,但她并没有分给他们俩过多的注意力,而是把握住短暂的这几秒,努力地思考着:“一切简直全疯了!看起来她似乎又换了一种表演方式?”
“不,不对,她使用的依然是方法派的表演技法……”凯瑟琳很快就自己否定了自己,小声嘀咕道:“但她的表演方式似乎不像《自由之路》里那样成熟,看起来像是退步了,实则却多出了几分感染力,给人以一种直击灵魂的冲击感——毫无疑问,这女孩又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她的新技法!”
比起结尾带有乌托邦隐喻的《自由之路》,《面纱》这部影片的底色要阴郁许多,而伊芙一出场,就用一段由远及近的单人镜头镇住了凯瑟琳——只是几个小动作和两三句对白而已,伊芙这个人物就这样完全吸引了她的注意力,由此可见,这种未知的新技法带来的感染力几乎是妮可以前那些角色所无法比拟的。
“《自由之路》会是她最后的高峰……我想关于她的这些说法在《面纱》上映之后一定会彻底消失不见。”凯瑟琳难掩激动地攥紧了手,“伊芙绝对是这女孩的演技新高峰,她居然又一次进步了!这简直不可思议,要知道她原本就已经极为优秀了。这会是格蕾塔米伦调教出来的成果吗?可是劳拉亚当斯当初演完《苔丝》之后也并没有出现演技脱胎换骨的迹象……”
想起影片简介里提到过的第三人格,凯瑟琳强压下心头的震骇,继续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电影中。
“你刚刚说某个地方出了什么问题,”阳光明媚的诊疗室中,卢瑟医生站在窗前,关切地询问着伊芙布莱克的病情,“你是指除了怀特夫人企图自杀这件事之外,还有别的问题?”
听到他的话,伊芙布莱克的肢体语言明显紧绷了一瞬。
“嗯。因为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