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在一群妇人之中,游刃有余地招待着,已全然是一副当家主母的样子。
“姑娘,姑爷,你们何时到的,我还以为你们赶不回来了呢。”
云意看丛绿脸颊丰润,精神奕奕,便知她过得不错,打心眼里为她高兴:“我们昨夜到的北盛,今日睡足了才过来,不累。珑儿呢,他在哪里?”
澹台怀瑾与丛绿的儿子大名唤作澹台钧,小名珑儿。
“奶娘抱着呢。”丛绿一转身唤奶娘将珑儿抱出来,云意看着襁褓中睡得香甜的小婴儿,满心柔软:“生得这样好,真是令人羡慕。”
“姑娘羡慕我,我却羡慕姑娘呢。这几月,姑娘走过了多少大好山河,名山大川,气质越发像世外仙娥了。”
云意笑笑:“许多美景我都画下来了,得空给你看。对了,我们在漠北还碰到令秋和姮儿了,他们比我们还乐不思蜀。”
“二姑娘转年就要出嫁,不知道喜帕绣了一半没有?不过她就算什么都不绣,文公子也是不在意的。”
两人在一旁说话,澹台桢已被澹台怀瑾拉着喝酒去了,目光时不时扫过来。澹台怀瑾喝得半醉,大着舌头说:“表哥,你紧张什么,表嫂都嫁过来了,跑不了,就算她知道你诓——”
澹台桢拿只鸡腿塞住澹台怀瑾的嘴,阴沉沉地起身走了。
这场宴席,一直办到日上中天。
澹台桢与云意皆吃得撑了,索性不坐马车不骑马,慢慢地走回郡王府。
冰婵当空,月光融融,天地仿佛被一层薄纱温柔包裹。
云意转过头问澹台桢:“桢郎,你还记得我们成婚不久去游了枫叶湖么?那时候月光也是那么亮,清清透透的,如水如霜。”
她喝了一点果子酒,微醺的眼眸里波光流转,亮晶晶的。
“记得。”他不仅记得那夜的月色,也记得那夜的她。
“桢郎,我如今真快活。周围的人都圆圆满满的,我也是。我曾想过要自由自在,游历天下,现在都实现了。桢郎,谢谢你。”
澹台桢慢慢贴近她:“你的愿望实现了,我的呢?你什么时候不吃避子丸,帮我生个孩子?”
云意歪头瞧他:“可是我还想去海上——”
澹台桢徐徐善诱:“生完孩子,我们可以带他一起去。”
三人行,一路上都是孩子温软的声音和清脆的笑声,似乎也不错。
“那,那就生罢。”
“你可答应了,不能反悔。”澹台桢横抱起云意:“走,回家生孩子。”
清冷的石板路上,月影成双。
(全文完)
番外一阖家欢(一)
漠漠荒野之中,一辆马车在孤独地行走,仿佛大河深处的孤舟。
时值日暮,一轮红日毫无遮蔽地缓缓下坠,将四周的景物染得一片金红。小小的人儿从车窗探出脑袋,一本正经地背诵:“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他只有三岁,虽然字正腔圆,却是又奶又软,可爱得紧。背完了,他转过头,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直直地看向母亲,等待着夸奖。他的母亲身着藕荷色的窄袖襦裙,鬓边带着白紫两色绢花,清美温婉。
“泓儿此诗极为应景,甚好。”
小人儿高兴地扑到母亲怀里,蹭了蹭母亲绸缎一般的面颊。
“哼,多大了,还一直粘着母亲。”澹台桢凝眸看向儿子,面露不悦。
母亲在身边,澹台泓一点儿都不怕父亲,转过脸,抱得更紧了。
云意笑着拍一拍儿子的后背,问:“累不累?大约再过一个时辰,就能到外祖家了。”
提到外祖,澹台泓瞬间来了兴趣:“母亲,外祖的城池有多大,比北盛大么?”
澹台泓出生的时候,晚霞漫天,烈烈如火。不止明瑶公主夫妻视若珍宝,连温皇也十分喜爱,常常让澹台桢抱着进宫。澹台泓周岁之后,澹台桢与云意本想带着他去各处游历,遭到了明瑶公主的强烈反对。
“泓儿还那么小,你们怎么舍得他到处颠簸流离,万一生病了,正好没有大夫,耽误了病情,你们怎么办?不行,你们若是执意要走,我就绝食!”
澹台桢和云意无奈,只得将计划暂时搁下。小小的澹台泓,上有长辈宠爱,下有澹台珑做玩伴,美滋滋地在北盛长到三岁。
直到远在明州的云镝寄信来,邀请他们参加女儿云舒的满月礼。云意方与澹台桢商量,带着澹台泓走出北盛。
一路上,澹台泓十分新奇,这也看看,那也看看,十分新奇。若不是有父亲拘着,他简直走不动道儿。对于即将到达的明州,也充满天真的好奇。
云意笑着捏一捏儿子的小鼻子:“明州没有北盛大,但好玩的地方也很多,我以前,就经常和妹妹——你的小姨去浮罗山玩。”
澹台泓认真地说:“我知道的,小姨给我送过好多好多礼物。”
云意点头,云滟经常会寄一些好玩的给泓儿,泓儿人没见着,倒是牢牢记住了这个小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