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开始搞大项目了,陶砚瓦才明白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多少人昼思夜想,殚精竭虑,把腿跑细,鞋底磨穿,从小伙子跑成老汉,也许没跑成一个项目。
一个项目,反复汇报,反复讨论,刚开始甚至会有宗教般的热情,对这个项目投入很多感情、激情,一段时间内你感觉它简直就成了你的一切,你的最爱,你的至交,你的亲人,你参与孕育的一个婴儿。你会为它着迷,对它上瘾,心里想着,白天盼着,夜里梦着。
陶砚瓦对国学馆项目,就已经有了这种感觉。
但做项目是有程序、有规范、有步骤、有过程的。
谁跑项目也不能脱离这些程序、规范、步骤和过程。
当然,这是现在。要搁毛主席那会儿,北京搞十大建筑,上面一拍板,为建国十周年大庆献礼!边设计、边施工,一个个拔地而起。多少年过去了,这个房倒,那个桥垮,北京的十大建筑,至今巍然,漂漂亮亮地为北京增光添彩,也都是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建人民大会堂的一个小木匠,还从了政,做了天津市长、全国政协主席。
毛主席不在了,他的作法不好使了。
陶砚瓦按照岳顺祥的指示,做过好几次“里程碑计划”。与其说是计划,不如说是设想,或者只是一个愿望。因为项目的任何推进,都不是由项目承办方掌握的,而是由项目审批方掌握的。岂止是推进,实际上项目的规模和生死,都是由审批方决定的。很多时候,承办方仅仅是配合、被动地应付。
所以,“里程碑计划”做了改,改了做,硬着头皮往前顶,其实谁心里也没谱儿。
光是一个《项目建议书》就反反复复多少遍。第一次正式上报日期是9月下旬。尔后又按照发改委投资司意见补充材料,转到评审中心后,又按照葛芳树意见(之后也来了正式文字通知)重新结构修改。11月下旬,他们也组织5位专家过来座谈一次,尚济民、岳顺祥都亲自出席,介绍情况,还拉他们到选定的馆址去看过了。1月上旬,陶砚瓦和张桐凤一起到评审中心,当面和葛芳树又深度勾通一次,又拿回来充实修改。这都要跨年度了,还不知折腾到何时。
尚济民对这个项目最关注,也最投入。为了这个项目,他应该是动用了自己的全部政治资源和人脉资源。
期间,北京市规划委发了文,正式同意国学馆项目选址在奥林匹克中心区b06地块。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顾虹、发改委副主任索刚、国务院分管副总理,分别到选址地块踏勘视察。虽然还没正式立项,但已经有了“势”,而且这个“势”还颇具发展前景,用毛主席的话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与此同时,岳顺祥已经开始频繁与市规划委联系勾通,布置起草《国学馆项目概念方案设计招标文件》了。
010年1月8日,在给付北京市政府委托的公司项目用地预付款500万元后,终于签署了意向协议。尚济民说:既然是意向协议,没必要大张旗鼓,就在机关会议室摆了张桌子,公司老总和尚济民坐下签字,然后一握手,一合影,就算搞了签约仪式。
这个协议的全称为《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国国学馆项目(b06地块)土地开发补偿意向性协议书》。
其内容有:甲方作为奥林匹克中心区土地一级开发业主单位,完成了园区的统一规划、征地拆迁、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等工作。乙方应向甲方支付项目用地一级开发补偿费用。具体数额待项目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后,参照北京市政府确定的标准再签订正式的协议。项目占地面积和建设规模依立项批复及北京市规划委核准的规划意见书确定。该项目土地用途为文化设施,使用年限以政府部门批准的土地使用年限为准。最后规定本意向书年限一年,正式协议后或超过一年后,本意向书终止。
甲方是个公司,公章在上。
乙方是国家机关,公章在下。
这个协议虽说是个意向性的,内容只有两页,但也做得煞有介事。前后都各加了一层硬塑料皮,还用厚厚的铜牌纸作封底封面,乍一看,俨然一件堪可珍藏的艺术品。可见公司对此事之重视,工作之规范。(未完待续)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