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开国盛世,百业待兴之际,已经无需那么多军队,有害无益。老臣建议,收归天下兵权,重整大军,各城各地,只需留下最低标准的维和治安人手足矣!”
“嗯?”
在场无数人神情大变,武信却是眼神一亮,赞赏看向杜伏威。
没想到杜伏威还有这份眼力、智慧和勇气,这可是解决了武信一大难题,也是挑明了事情。
很多事,猜测和挑明完全是两码事。
如果离王刚平定天下,连迁都问题还没解决,就急着收缩权力,特别是兵权,就算没人敢反抗,也难免会排斥、抵触和非议。
事实上,离王武信只是有那么个想法,就跟长孙无忌商讨过可行性,连闻人仲也没说,更别说杜伏威、李靖等人了。
闻人仲能提前说出,那是个人天赋问题,加上从小跟着武信,能揣摩武信心思,倒不是如众人所想的和离王窜通好。
杜伏威,就完全是投桃报李,加上真心那么想了!
哪个开国之主平定天下后,会不收回兵权?至少也会简军,养军队可是国之大事,基本占据国家支出的大头。
这不只是信任问题,而是完全必须且必要,原因就如杜伏威所说。
以上还没算万一将军有异心的可能性。
“吾王……此事万万不可!”
眼看离王就要点头附和,魏国公李密咬了咬牙,豁出去般起身高声喊道,引得无数人心思各异、眼神各异注目。
能参与此次宴会者,基本有爵位在身,智慧能力都不低,已经猜到离王的心思,也自知难以拒绝或抗拒。
魏国公是多大的胆子,竟敢当众反驳?
当然,如今离王还没开口,算不得是抗旨不尊或违背圣意等。
“吾王圣明,如今看似天下初定,却是暗流汹涌,军队乃国家之本,岂能轻动?”
李密既然决定出声,自然不会胆怯退缩,躬身拱手且恭敬万分朝武信奉劝道。顿了下,环视在场众人,最后眼神落在杜伏威身上接道:
“天下各地,依旧有山贼汇聚,匪寇横行,更有不少逃兵、流民、遗孽等,这点大家不否认吧?”
说到这停顿了下,又迅速接道:
“此外,我国北有北狄虎视眈眈,厉兵秣马随时南下;西有异兽蠢蠢欲动,已经爆发过几次兽潮;东有海寇东夷,隐现踪迹,沿海已有村庄或城镇覆灭之事;南有南蛮和异兽,凭借穷山恶水之地,尚未归附,还有恃无恐。试问如此内忧外患的危急凶险的情况,我国岂能削减大军?”
“……”
众人无语,虽然知道李密肯定有说法,否则也不敢贸然反对。但是,听起来还真像那么一回事……
不听李密解说,还不知道离国如今是内忧外患,危机凶险到这程度,似乎随时颠覆也有可能。
人才啊!
不愧为鸠占鹊巢,成为最大反王之一的魏王!
包括武信在内,不少人心中赞叹。
“魏国公言重了!不能小题大作,夸大事实。就算魏国公所说确实存在,派任何一支御军都能轻松镇压、解决,需要那么多军队吗?魏国公知晓我国如今的军队有多少吗?供养他们需要多大代价吗?”
杜伏威可不吃李密那一套,颇为不屑地冷笑啐道。顿了下,又迅速接道:
“估算已经过亿,俸禄物资方面暂时不说,粮价也按最低标准算。光是每日正常饭食,就要消耗等若三百万金币的粮食,如果算上物资消耗、军制维持、武器磨损等,每日大约要消耗过千万金币,记住……是每日!魏国公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需要多少子民维持吗?”
说到这,停顿了下,让众人心中稍微消化了下,杜伏威才又接道:
“如果精简大军,就能把损耗转换为盈余,解决民生社稷问题,使得社稷更为稳定!更重要的是,如今军队,十五岁及以下稚童,占据了接近一成;五十岁以上,占据了两成左右,有必要吗?他们也不想继续上沙场,而是解甲归田,此乃军心!”
话落,杜伏威冷笑了下,嘲讽道:“对了,忘了魏国公是文官出身,对军事根本一知半解,哪会知道这些!”
李密脸色一黑,冷笑斥道:“淮国公这是强词夺理,不说天下之大,那些军队看似极多,分摊到数百上千个城池据点,根本没多少,完全负担得起。光是以我国的民生(指农业)经济,也完全供养的起。天下皆知,我国早就解决粮荒问题,并在大量补充各大粮仓,淮国公这理由不显多余吗?”
“魏国公所说更多余,天下皆知,我国向来走的是精兵之道,要那么多军队做什么?想做什么?”
杜伏威摇头一语双关提醒道,又冷笑接道:“如果军队多有用,我国也难以如此快平定天下了?”
给人种感觉,好像是嘲讽李密,如果军队多有用,魏国公这个旧魏王,就不会举国臣服了!
最重要的是,是暗中警告李密,想要那么多军队做什么?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