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
朱襄根据历史经验,在上书中写了秦国统一天下,幅员突然辽阔后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打天下很不容易,治理天下更是困难。秦国的“统一”,现在才走了第一步。
“诸卿,共勉。”秦王政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灭掉楚国时,心情是雀跃的。
但他快当秦始皇了,心情立刻就沉重起来。
在梦中,他已经当过一次秦始皇了。很不顺利。
这一次,他能当好秦始皇吗?
嬴政不确定。
他做事向来自信,唯独此事上不敢自信。
梦境中秦国的未来是二世而亡,哪怕现在太子是扶苏,他也不敢奢望太多。
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扶苏更不可能做到。秦国要想长治久安,国政必须在他手中理顺。
曾大父、大父和阿父一代一代克制自己的野心,将秦国稳稳地交到他手中,他必须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老政啊,你说朕能做好吗?”
青年嬴政坐在略微苍老的嬴政对面,露出他在朱襄面前也不会出现的踌躇不安。
他呆坐许久,离开了摇摇欲坠的梦境房间。
略微苍老的嬴政睁开眼,也是幽幽一叹。
第265章 论迹和论心
四月底,天气终于回暖。
朱襄刀剑还鞘,重新换回了锄头。
李牧继续坐镇江淮平原,给秦王政派来的地方官当老大当靠山;朱襄在各地修复在战时荒废的灌溉水利,指导农人耕种。
因为楚地寒冻灾害严重,雪姬为了养育小扶苏,不敢来受灾的楚地。但楚地所用御寒物资都是由她筹备,棉花棉布不断运往楚地,救了不少人的命。
楚地因为之前的“棉布战争”,贵族将所有过错都推到了棉花上,说棉花是“灾祸之种”,因为种了棉花才导致楚国饥荒,所以楚地的棉花大多都拔了。楚人对棉花有偏见。
遇到寒冻灾害时,有些贫寒士人和过分迷信的楚人宁愿自己冻死,也不肯用棉花棉布。
对于这些人,朱襄也只能放弃助人情结。
秦王政给朱襄写信,说登基后会连续三年发求贤令,让天下士人来咸阳考试做官。
在这些士人来咸阳前,要先经过当地郡县考试审核推荐。“学院——学府——学宫”三级考核推荐制度要借着秦王这三年求贤令,推行到全国。
秦王政在江淮平原建立了两个郡。朱襄正好在江淮平原修复楚地的农耕基础建设,两个郡的学府一级的考核,都交给朱襄负责了。
朱襄根据在楚国贫寒士人宁愿冻死也不用棉花棉布的事,想好了最后一道策论大题——“根据楚国贵族为了赚钱强迫楚人种棉花造成饥荒,最后将锅全部推到棉花上,导致楚人冻死也不用棉布一事,从‘天灾人祸’角度写一篇规劝国君的策论”。
朱襄顺便把这个题目寄给了秦王政,督促秦王政也写一篇文章。他要检查秦王政有没有荒废学业。
秦王政看到信后,双手交叉,下巴搁在手背上:“寡人都快当秦始皇了,为何还要写功课?”
张良和蒙毅各做各的事,都不理睬嘟囔的秦王。
嘟囔归嘟囔,秦王政还是捡起了书本,认认真真准备写策论。
自己给自己献策jpg。
秦王政还从朱襄给他布置的功课获得了灵感,想好了他在咸阳宫取士的策论题目——“天行有常”。
“秦国和其他六国同在一片地方,经历的都是同样的天灾,为何秦国越来越强盛,六国越来越衰弱?”
这不是简单吹捧秦国几句就算完事。秦王政要考核的是士人对秦国救灾具体措施的了解,以及能不能推陈出新,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用这个题目,还有一个深层次的政治原因。
“天行有常”是荀子最主要的政治观点。秦王政在秦朝建立后第一次取士就用荀子的观点,等于承认了以荀子为主的那一派儒家学说治国在秦朝的“正统”。
秦朝将来肯定百家兼收,但对外不能这么说。他必须拿出一个“统一思想”。
根据朱襄的“剧透”,儒家思想能贯穿华夏文明两千多年,其“圣学无所不包”的特性是最主要的原因。
有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奠定基调,百家思想中适合秦朝的,都可以纳入秦朝官方的“新儒学”来用。
就算是秦朝传统的法家思想传统,呵,法家现在的领头人是谁?是韩非,是李斯,那都是荀子的弟子。
只要荀子还在,儒家法家就不敢撕破脸。
这也是荀子哪怕浑身老病,活着可能比死了更难受,但仍旧咬紧牙关活着的原因。
他现在不能死。
他必须活到秦朝建立,奠定儒法合流的基调,才能将这个重担交给朱襄。
待朱襄四十过半,从年龄资历上都无可挑剔后,又有自己这个先行者为朱襄承担首创的压力,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