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很久以后,成欣仍然记得那个遥远的深夜——她无疑和女人拥有不计其数的日日夜夜,这一天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终结——但它夹杂在众多光阴的底片中,仍然稍显不同。
她在这天夜里完全坦露自我,把心灵交给别人;她结结巴巴地诉说自己的愁郁与懊恼,并着对未知的恐惧与惊惶,像一只在暴风雨中挣扎的受伤小鸟。
这使她想起小时候老师布置写日记的作业,别的孩子都很厌烦,她却悄悄暗喜,在那一个暑假里她把所有能想到的东西都记了上去。当她在书桌前坐下,像苦行者面对寂然的石壁;当她执笔划过纸张,像哲学家与自己展开激烈的思辨。开学后她把本子交给老师,后来它又到了父亲手里。
那时候她还不知道,她将在很多很多年后的一个深夜里,再次犯下和儿时同样的错误,与当初上交真实的日记本一样,构成无数令她后悔的选择之一。
不过至少在当时,在另一个女人温柔的嗓音里,她暂时忘却了一切,像一只贪吃的小熊,只顾吃掉到嘴的蜂蜜;她在这堪称柔软与甜美的抚慰里悄悄睡去,醒来后见到了今年的第一场落雪,雪花飘逸而下,染出一片莹白的大地。
这雪纷纷扬扬,似是给城市撒了一层糖霜;中间它停了几天,街道上的糖块争相化开,然而不等它们完全变作糖水,当成欣拎着收拾好的行李在站台上等候时,冷风卷起她的帽子,又将片片银白洒落在她的头上。
远处传来低沉的隆隆声,铁轮轧过铁轨,列车呼啸而来,成欣随着人流一同踏上返乡的行程;车窗外的雪在列车开动的那一刻陡然变大,几乎要模糊了整个视野,她侧头望去,熟悉的城市在一片洁白中默然远去,宛如画家用白色颜料涂抹覆盖掉曾经多彩的作品。
她收回了目光。今天是除夕,她要回家了。
当她下了高铁,再辗转了三个小时的大巴车后,终于又回到了那个生她养她的小县城。天已经彻底黑透,她叫了一辆出租车,沿着近两年越来越宽敞的道路行驶,不一会儿就到了自家楼栋门口。
这是父亲再婚时新买的房子,她那时已经去了省会的高中寄宿,后来又去了外省上大学,其实真正住在这里面的时间并不多。
不过,她敲响了房门,这里毕竟住着自己的家人。
是继母来开的门,她笑盈盈地接过她的行李,扭头冲里面喊了一声。成欣踏进屋内,立即被温热的暖气包围,她带上门将寒风关在身后,抬头望去,见到餐桌上已经摆了琳琅满目的菜肴,桌旁坐着的中年男人正将一大块儿鱼肉夹进身旁埋头苦吃的小男孩的饭碗里。
继母放好行李后招呼她:“小欣回来得正巧,我们也才刚开始吃年夜饭呢,快来坐吧!”
成欣应了一声,她脱下厚重的棉袄,又去卫生间洗了个手,随后落坐。动筷子前她跟父亲也打了个招呼,听到父亲的回应,这才端起碗开始夹菜。
自她工作后每年都是这样,在除夕奔波了一天后回到家里,肚子早已饥肠辘辘,正好加入干年夜饭的大军;只是她家开饭的时间一般取决于弟弟什么时候饿,有时候到家晚了剩的饭也会少一些,幸好家里过年时节也备着不少年货,在饭后还有不少能供她吃的小零食。
虽然今年倒是用不上了,她到得刚刚好,一桌子的菜还没来得及动几筷子。她一边吃,一边听弟弟嚷嚷着过年要去哪儿玩、继母说着这几天要来哪些亲戚,以及父亲在间隙中偶尔的随口应和。
她默默吃饭,一声不吭。从小被教育“食不言寝不语”的她,不仅长大后出去跟同事聚餐是个闷葫芦,就算是在家里的饭桌上也不习惯开口。
她夹着菜,没有注意到父亲的目光转移到了她身上,男人的声音突然传来,把她小小地吓了一跳:“别挑着吃,不要乱扒拉菜。”
“哦……”她略有些尴尬地收回了筷子,那盘豆角炒牛肉离她有些远,她不太喜欢吃豆角,却想尝尝炒牛肉。
见气氛好像微微僵住,继母便开口打起了圆场,她试着把话题转移到成欣身上:“小欣今年在那边工作怎么样啊?”
“之前听你说准备换工作了,现在情况怎么样呀?”
不说还好,她低下头,声音也变得不大自然:“我是换好了……”
“不过年后要调到咱们这边来了。”
“哎呀,不回那边了吗?”
“对……”她踌躇地用筷子戳着米饭,声音更小了。
继母却用胳膊肘捣了捣身旁的父亲,用一种略显夸张的亢奋语气说道:“这离家更近了也是好事儿啊!你说是不是老成?”
她偷偷抬眼瞄过去,父亲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岁月给他留下无法抹去的痕迹,使他日渐老态龙钟;但是她知道他仍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向她望过来时常常透着一股来自长辈的威严与犀利。
可是今天,出乎意料地,他的眉头不再紧锁,脸侧的线条也由生硬转向流畅,当他开口时,甚至连声音也称得上温和:“大城市压力大,不去那边了也好。”
海棠情欲